2018年9月7日星期五

南洋大学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六使序



南洋大学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六使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最紧张惨烈而胜败迄不能分之际,美总统罗斯福英首相邱吉尔突联合宣布所谓大西洋宪章,声言战争结束,废绝殖民地统治,予各殖民地民族自决,以获得其自治与独立,宗教信仰,教育措施,悉听自由,任何国不许干涉他国内政,尤强调母语文化之应受尊重。此一煌煌宪章,使世人认识同盟一方乃真为自由而战,为民主而战,为反侵略而战,为解放殖民地而战,为扶助弱小民族而战;大仁大义,神圣庄严,实整个战局之转捩点。理直者壮,理曲者馁,于是而轴心卒败。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星马收复,英军卷土重来,不料深谋远虑,益为久长之计,与大西洋宪章宣布者异趋。始则割裂星马合一之局,分设总督,各使孤立;继则大力扩展英语学校,歧视各民族母语教育,于华语者倍甚。一九四七年,有关教育政策之拜恩报告书,各蓝皮书,白皮书以及教科书问题等,遂纷纷沓沓,如踵相接,举凡足以阻遏华语教育之生机者,议院无不一一通过。一九五一年马来亚联合邦商业法令,更规采定一律用英文或巫文簿记。步步逼人,盖欲造成环境,沦华文于无用之地,而默待其自然淘汰矣。前此,全马来亚在籍学生,年逢八九十万,属华语学校者半之,又其半分属英巫印语学校。华校教师多数来自中国,华校高中毕业生亦可随意赴中国升学。至是,教师之欲望其来诸中国者,日难一日矣,学生之欲赴中国升学者,可以去不可以归矣。虽曰新嘉坡有政府设立之马来亚大学在,顾收生有限,英校学生尚苦不易问津,况华校耶?处兹状况之下,我星马华人,低眉相吊,负手彷徨,诚不知明日命运又将何似!
  夫中华史统,垂五千年,以中华文字为表情达意之工具者,合中国,朝鲜,日本,越南计之,不下七亿五千万,事实证明其有最高之存在价值,岂容抹杀?然则,我今日三百余万星马华人,独忍坐视母语教育,祖宗文化之形消迹灭于我足所践履手所经营且将以新国姿态与世人相见之土地耶?独忍后世子子孙孙不知谁是父母祖宗,寖且不自知其为华人也耶?
  余每枨触及此,中心如焚,思办一中国式大学,试挽狂澜,冀幸中华文化永如日月星辰之高悬朗照于星马以至全东南亚,蓄之盖有日矣。朋座谈心,偶以相叩,亦复心同此理。然旷观世界各国大学,即近如马来亚大学,其建设费之巨,逐年经常费之大,良非轻易得而筹措,即费可筹措而裕如矣,而政府当局之态度果能邀其准许否耶?抑更未可遽必。以是,所蓄之思,起而伏,伏而起者,盖又有日矣。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六日,新嘉坡福建会馆开会,余念蓄思中之大学,亟宜付诸实行,不可缓,遂毅然公开建议之,一时席间,掌声雷动,佥谓此举乃星马以至全东南亚中华文化存亡绝续之所系,凡为华人,人人有责。不数日,星马各地同胞,纷起响应,万心一心,万口一口,无异辞者。而南洋商报,星洲日报以及远近各华文报,复著论宣传,不遗余力,南洋商报且先鞭猛著,慨献巨金。二月间,假新嘉坡中华总商会召开社团大会,到会二百七十八单位,情绪益形热烈,群以口号相呼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即席产生筹备委员会,并定校名为南洋大学。然不同情之声来矣,英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氏,马来亚大学副校长薛尼氏,忽有晤余之约。余偕总商会会长陈锡九,高德根,以及李光前,连瀛洲,黄奕欢,陈祯禄诸先生如约与晤,晤凡数次,每次极论剧辩逾数小时。综括二氏之意,盖谓政府认为既有马大,何须更办另一大学。余谓:「吾人所拟办者乃中国式大学,与纯以英语为教学媒介之马大不同,马大专供英校学生升学,犹嫌其不足,华校学生之欲升学者,视英校众,顾独不为之所乎?」双方僵持,而余意既决,雅不愿浪费唇舌,愈积极部署一切。幸筹备委员会洎后此各地执行委员会诸君子,同心德,齐步伐,出力出钱,任劳任怨,不因风雨收帆,不为荆棘易辙,蹶能复振,险乃成夷。南洋大学之权以有限公司注册,知上所述,则知出于不得已也。五月间,注册获准,公举柯委员进来为建筑主任,于是鸠工庀材,引绳切墨,越二稔而福建会馆所赠云南园五百英亩地,金碧相辉,高下相映之黉舍立。
  余一久居海外之商人耳,于星马而言财富,充其量或忝列丙与丁间;乃窃不自揆,贸然倡办大学,是何异一篑之土,妄求为九仞之山?余之胆所以如此其大者,盖借我三百余万华人之胆以为胆耳。余之志所以如此其坚者,盖恃我三百余万华人之志以为志耳。非众委员踔厉于前,非众同胞支持于后,则南洋大学几何而免废于中途乎哉!
  古人有言:「赐子千全,不如教子一艺」。今后社会,无专门学识技能,则自餬其口,且非易事,遑论功业?余亦尝设譬曰:金钱得失,如潮涨退,潮涨则及时挹之,及时注之,土润而物以泽;不挹不注,无所润泽,则其涨也何有于我?转眼已为退时!然则,有子女而知使向学者,可不极其才之所诣乎?有金钱而知潮有涨退者,可不及时善用之以泽物乎?
  凡为公益义举,各尽其心,各效其力,相观则不免相诿,当仁宜有所不让。力大者多多益善,力薄者少少何妨?千孤之腋,集以成裘:万鹊之毛,填而可渡!
  南洋文化出版社编纂「南洋大学创校史」,杀青有日,索言于余。余感慨之再,喜惧继之。喜者,开学于今,亦既半载,秩序井然,舆情嘉慰。惧者,道路方遥,此仅发轫,头绪万千,百未就一。所望为师长者,夏雨春风,诲而不倦;为学生者,晨经暮典,乐而不疲。师生骨肉,学校家庭,相率日造乎高深,而止于至善。凛缔造艰难,守揭橥宗首。内部愈戮力,则外界愈爱护;爱护者愈多,则其基愈稳,其事愈济,其功愈彰,其规模愈宏,其声誉愈显而洋溢盖因果也,亦正比例也。幸共勉旃!
一九五六年九月

(《南洋大学创校史》,1956年。)

南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行政委员会主席张天泽序



南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行政委员会主席张天泽序
 
南洋文化出版社从事南洋大学创校史之编纂,将以保存建校宝贵史料,发扬华人兴学精神,意至盛也!书成,征序于余。余维我华侨千百年梯山航海,涉险犯难,辟洪荒,长子姓,棋布林立天地间;荜路蓝缕,血汗交流,启地利,通有无,穷老尽气,竭其心力以贡献人群社会,不独无惭宗祖,抑可谓无负于全人类矣!然而子弟成长,欲于迁居地精研本国文化,探究高深学术而无由;环顾五大洲间,侨区之广,求一吾华人自立之大学,以陶铸吾人之子弟者,盖未尝有也。有之,则自我南洋大学始,是我东南亚及全球华人今日之喜可知!南洋大学既成,我星马东南亚教育学术人才将于是陶铸之,工商业社会工作人才将于是汲取之,参加政府各部门建国人才亦将于是乎出。而保存中华文化,加强华族团结,进而发扬本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之重责,尤舍南洋大学莫属。则我东南亚及全球期望于南洋大学之深切远大者又可知!凡此皆彰彰在人耳目,不待辞说而共喻南洋大学地位之重要者也。然而余以为其意义犹不止此。吾人试洄溯创校之初,推沮之者万端,摇撼之者百计,其危觳困阻,殆难想象。幸赖陈六使先生之闳识远见,精诚义愤,大声疾呼倡之于前;继之以诸侨贤之殚智竭虑,奔走往来;加之以全体华族同胞响应拥护,倾囊解橐,自黄发青年,辇车负贩,凡有血气,无不畏心贡献其力量,以求南大翅峙于其目前,引以为每一华人无上之宏愿与光荣,其可歌可泣之事迹,与美利坚国人之缔造共和园,殆无二致。信所谓诚开金石,义薄云霄,足以光昭史乘,照耀寰区者矣。若徒以兴学乐善一义衡之,犹未足以尽其蕴。不然,全球列国自有大学以来,何啻千万所!论其缔造经营,有如吾南洋华族同胞今日创建南洋大学之极其热诚者乎?此其故岂非由于千百年来,海外我同胞蟠郁于心神血肉间之精诚,一旦触其机栝,遂喷薄而出之,而南洋大学则此伟大精神之结晶品也!故余以为南洋大学之缔造,实海外同胞精神命脉之所寄;吾族在海外未来之荣枯消长,胥可以南洋大学之兴衰成毁卜之。南洋大学之员生,其举措风声之所被及,亦远非普通大学之所能比拟。虽树人大业,期之百年;而岱岳之崇,基于一篑。服务斯校者,宜如何奋发黾俛以赴事功!举凡优良淳厚学风之养成,精进笃实研究基础之奠立,断不容一日或懈。昔文中子讲学河汾,及门房杜诸公遂为大唐开创宏业,至今唐人之称,远被海外。南洋大学建黉舍于狮岛,海涵地负,气象万千,集天下之贤俊,育天下之英才,其将媲美河汾,扬汉唐之天声而大之,固可不待蓍蔡而自信。则南洋大学创校史之编纂,其关系又岂仅一校而止!余以辁才,获与建设南大之一员,自惭靖献之微,深檩职责之重,辄因微言之绪,敢掬所怀,以谂编者,且为我全体同胞一倾吐之!是为序。
一九五六年九月九日

(《南洋大学创校史》,1956年。)

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兼教务长陈宗南序



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兼教务长陈宗南序
 
我华胄赋性勤劳,富有拓殖精神,梯山航海,开辟洪荒,启发资源。本着不折不挠的魄力,克服了一切困难,于其工商实业树立基础之余,即致力于文化事业之发展,热心教育,设立学校。直接受惠固不仅我华人子弟,而实亦为当地培育青年,启迪智慧,爱好和平,奉公守法,厥功尤伟。数十年来,凭我族热心教育人士出钱出力,董教合作,惨淡经营,我华校遍地林立,有教无类,由小学而中学,保持独立系统,划然成为东南亚文化洪流一股。今且登峰造极,南洋大学在万众一心的情势下应运而生,从此我华文教育非但可以培育奉公守法之基干人才,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准,藉以培养经国济世之士,分担世界学术研究工作。南洋大学之成立,实为我海外华文教育划时代的进展。
  南洋大学之成立,不独为我海外华文教育创举,即在世界教育史上亦恐无此先例。缘以我华文教育的素质,不但具有悠久历史之文化,而其爱好和平,亲仁善邻之传统精神,尤为可贵。今当星马行将独立之际,诚宜发扬光大,促进各民族对我华文教育之真正认识,非但不容消灭,抑且为星马立国精华之一。而欲完成比重大使命,实非有一华文大学不可。且也星马建国,人人有责,我华族在星马人口数字几占其半,其与此未来新兴国家之荣枯休戚关系,不言可喻。故亦宜有一所高等教育机关,培育专才,分担国家大任。陈公六使有见及此,抱着大无畏的精神,毅然倡办南洋大学,以应时代环境需求,宜乎登高一呼,万众景从,无论贫富,无论老幼,无分疆域,一心一意,尽力输将,国际有识之士,亦为感动,相率协助,殷商巨富捐献巨金,固属难能可贵,而劳苦大众捐献血汗,尤为可歌可颂。各界义举,风靡全马,众志成城,足资征信。此种壮烈义举,诚值得大书特书,与日月共光辉者也。
  南洋大学今日得观厥成,额手称庆,然其孕育之艰辛,诚不可忘。溯其自倡议以迄成立,为时三载,时间虽暂,其间所历沧桑,事态变幻,不知凡几,风雨危舟,几将倾覆,幸而领导得人,群策群力,舆论督导,民意所归,卒底于成。其筹备经过,实为我校宝贵历史资料,亦足为今后处事之借镜。此种资料,若不及时整理,年代久远,将易散佚。我校现正值开学伊始,千头万绪,未遑顾及,南洋文化出版社主人本爱护我校之诚,先为编纂,详纪始末,百余万言,洋洋大观。虽云南洋大学之创校史,然其经纬所及,有关我整个华文教育者不少,诚为我华文教育史实上有价值之作也。故乐为之序。

(《南洋大学创校史》,1956年。)

南洋大学历史图片及校景插图

南洋大学历史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1 1953-01-16
图01 1953-01-1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2 1953-02-20
图02 1953-02-2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3 1953-02-20
图03 1953-02-2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4 1953-03-22
图04 1953-03-2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5 1953-02-24
图05 1953-02-2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6 1953-07-26
图06 1953-07-2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7 1953-07-26
图07 1953-07-2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8 1953-08-05
图08 1953-08-0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09 1953-08-22

图09 1953-08-2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0 1953-08-22
图 1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1 1954-01-29

图 11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2 1954-04-20

图12 1954-04-2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3 1954-04-30
图13 1954-04-3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4 1954-08-22
图14 1954-08-2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5 1954-08-22
图15 1954-08-2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6 1954-08-22
图16 1954-08-2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7 1954-10-02
图17 1954-10-0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8 1954-10-06
图18 1954-10-0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19 1954-10-02
图19 1954-10-0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0 1954-10-04
图20 1954-10-0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1 1954-10-05
图21 1954-10-0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2 1954-10-16
图22 1954-10-1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3 1954-12-03
图23 1954-12-0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4 1954-12-05
图24 1954-12-0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5 1954-12-06
图25 1954-12-0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6 1955-11-03
图26 1955-11-0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7 1955-11-03
图27 1955-11-0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8 1954-12-11
图28 1954-12-11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29 1955-08-22
图29 1955-08-2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0 1956-01-10
图30 1956-01-1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1 1956-02-27
图31 1956-02-27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2 1956-02-16
图32 1956-02-1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3 1956-02-16
图33 1956-02-1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4 1956-03-14
图34 1956-03-1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5 1956-03-15
图35 1956-0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6 1956-03-15
图36 1956-03-1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7 1956-03-15
图37 1956-03-1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8 1956-03-30
图38 1956-03-3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39 1956-03-30
图39 1956-03-3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0 1956-04-16
图40 1956-04-1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1 1956-04-16
图41 1956-04-1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2
图4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3
图4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4
图4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5
图4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6 1956-03-18
图46 1956-03-18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7 1956-04-25
图47 1956-04-2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8 1956-05-25 
图48 1956-05-2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49 1956-06-05


图49 1956-06-0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0 1956-04-14
图50 1956-04-1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1 1956-04-20
图51 1956-04-2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2 1956-04
图52 1956-0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3
图5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4
图5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5
图5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6
图5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7
图57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8

图58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59
图59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0
图60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1
图61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2
图62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3
图63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4
图64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5
图65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6
图66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7
图67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8
图68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69
图69
南洋大学创校史 图70

图70